世代正義與永續發展
- 背景說明
-
永續發展建構在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之上,尋求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因短期利益而忽略長期永續的環境保護與社會公義。在思考永續發展同時,需要協調三個面向:首先,是經濟面向的永續,在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環境保護;其次,是環境面向的永續,對環境作合理規劃;最後,是社會面向的永續,追求同一世代及世代間的公平。確保這一世代與下一世代都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前提。
而高齡化、少子化社會是世界已開發國家的趨勢,同時國內也面臨超高齡社會的挑戰。如何打造高齡友善的環境,如何提供下一代希望與美好的未來更是世代正義關心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人集思廣益,在永續發展的前提之下尋求解決之道。
- 新聞導覽
-
綠色和平調查 逾5成中小企業支持碳定價300元以上
來源: 中央社 — 2022年05月18日綠色和平今天公布調查,超過5成中小企業支持碳定價每噸達新台幣300元以上;並建議「氣候變遷因應法」中應增設院級監管單位及成效審核機制,確保全套碳管制政策合理且符合產業轉型需求。
閱讀全文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氣候法增調適專章 政策一大進步
來源: 聯合報/ 楊之遠 — 2022年05月18日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最新報告指出,二○一四年以來,全球熱浪、乾旱、野火和其他極端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已遠遠超過自然演變的規律。
閱讀全文
環保署:中小企業碳盤查指引 預計本週公布
來源: 中央社 — 2022年05月17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表示,預計本週將會公布中小企業碳盤查指引,供中小企業在自主計算減碳時能有依據,並將在6月起陸續召開說明會,協助對盤查仍有疑問的業者。
閱讀全文
兩岸微流行/如何普及 綠氫新挑戰
來源: 聯合報 — 2022年05月16日全球能源革命,氫能重要性日益凸顯。大陸氫能產業發展已實現從○到一的突破,具備生產綠氫(可再生能源製氫)條件。未來如何普及氫能,從「一」到「N」的跨越是下階段的難關。
閱讀全文
趨勢觀察/李宜樺 減碳…從伙食做起
來源: 經濟日報 / 程士華 — 2022年05月16日當永續發展成為經營議題,企業該如何從日常營運中推動減碳?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董事長李宜樺指出,這幾年食品科技的進步,為企業減碳帶來好選擇,從員工伙食的供應去改善,也是推動減碳的方式之一。
閱讀全文
朱淑娟專欄:環境部與淨零碳排的距離
來源: 新新聞 — 2022年05月12日5月5日行政院通過組織調整草案,其中將環保署升格為環境部,而且是原組織升格,跟過去海納多個專業部門的設計相去甚遠。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這樣升格的,這次是得助於蔡總統「2050淨零碳排」的政策。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走訪萬華在地店家,看見「土會黏的艋舺」如何社區共好
2020年06月24日本篇文章訪談了三個萬華在地店家,聆聽他們在本業之餘,如何為地方貢獻心力,透過他們的故事,帶你看見人們口中「土會黏的艋舺」,如何由地方生活為根基,堆疊成深厚的人文與歷史場域。
閱讀全文
地方創生如何引導發展韌性城市
2020年06月12日「地方創生」的過程必須以社區為基礎,才能強化“所在”自主永續的能力,而非由主政者或規劃師強制執行一個政策或解決方案。再者,以社區為基礎的創生過程,社區居民將能夠感受到歸屬感,在後續營運中也將成為重要的一份子。當以這樣的方式推動,「地方創生」就會是建造社區共同資產的必要因子,如同歸屬感根植在社區居民心中一般。
閱讀全文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在高齡社會的議題上舉辦以下幾場座談: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8.07 跨領域都市韌性鏈結研討座談會
2017.05.18 鋪一條回家的路--前瞻施政 正視高齡少子 2016.12.13 檢視高齡社會 再造宜居家園 2016.11.22 一起回家看後山原鄉 2016.09.14 韌性都市、健康家園-檢視 高齡社會 再出發 1999.11.6
舉辦「邁向公與義的社會—對二十一世紀台灣永續經營的主張」研討會
相關出版品:
基金會製作統整高齡社會相關簡報:
面對高齡社會(New) from yucc01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
-
完整大小的圖檔: 6.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