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制改革的公與義
- 背景說明
-
賦稅改革是近年來廣受各界關注的議題之一,惟其改革進程,一直是議論最多,卻是落實最少的一項改革工程。其間因素盤根錯節,有源於稅制本身設計不當者、有源於特定歷史條件者、有源於特定社會團體抗拒者、更有源於主政者的諸多政治考量等,在這些林林總總因素干擾下,台灣稅改工程,始終跨不出大步。
近年來,政府雖陸續推出租稅改革措施,但都未能消除長久以來租稅制度扭曲不公的現象,包括:租稅負擔過度向薪資所得者傾斜,勤勞工作者涓滴歸公,成為稅收最主要來源,其它所得卻輕稅或可以各種方式避稅;租稅負擔偏低,政府面對龐大赤字,不得不擴大舉債規模,形成世代不公義。
台灣所得分配日益惡化,租稅雖非改善所得分配唯一或最後工具,卻是不容忽視的議題。
- 新聞導覽
-
台美半導體供應鏈線會談
來源: 多元 — 2021年02月05日美國拜登政府上台後,台美首場經濟對話今(5)日在經濟部、駐美代表處及AIT主辦下今(5)日上午登場,雙方除談半導體供應鏈、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FTA(自由貿易協定),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美方企業多次提到台灣在營業秘密保護方面做得非常好,美國知名大廠康寧公司(GLW-US) 更提到,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讓他們一直加碼投資台灣。
閱讀全文
德國尋求與拜登政府達成全球公司稅協議
來源: FT — 2021年01月14日經合組織去年曾提出全球公司稅改革藍圖,但因美國反對而擱淺,德國希望能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就這一稅改達成協議。德國財政部長蕭茲表示,將尋求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就公司稅的全球規則達成協議。柏林方面希望川普任期的結束將迎來一個多邊合作的新時代。
閱讀全文
OECD最低稅負藍圖 台商提前備戰
來源: 中國時報 — 2021年01月14日去年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10月12日發布稅基侵蝕與利潤移轉(BEPS 2.0)計畫下第二支柱藍圖(Tax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Digitalization–Report on Pillar Two Blueprint),為全球最低稅負制度提供一理論框架。雖然該制度仍有許多技術細節尚待完成,惟該框架一旦實施,除了現行的國別報告外,將對於大型跨國台商企業帶來一定影響。
閱讀全文
推動財稅改革要有膽有識
來源: 工商時報 — 2020年12月29日《工商社論》指出,1980年代末期及1990年代,政府積極推動重大公共建設、徵收公共設施保留地、強化社會福利制度等重大政策,造成政府支出過度且快速膨脹;再加上擴大租稅減免範圍,以及稅收成長減緩甚至停滯,使得政府財政由平衡轉為赤字,債務不斷累積,財政健全已難企求!
閱讀全文
4大壓力纏身 恐重演財政赤字
來源: 中時 — 2020年06月18日總統蔡英文第2任的財經內閣差不多完成調整就位,不過在前瞻基礎建設、疫情紓困預算舉債下,政府財政壓力日益沉重。財政學者就指出,蔡政府在4大財政壓力下,如果不重視改善,將可能重演「財政赤字」,殃及以後接班政府。
閱讀全文
關於「貧窮」這件事引起的全球問題
來源: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 2020年06月05日法國黃背心一週年、智利百萬人上街、美國貧富差距影響大選⋯⋯近期的國際上出現不少爭議是因「貧窮」引起。聯合國在 2015 年將「消除貧窮」列為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 SDGs) 17 項指標的第 1 名,將貧窮人口減半的目標延後到 2030 年。如果沒有新的突破,這項目標的達成可能依然充滿挑戰。
閱讀全文
法國將開徵全球首部數字稅
來源: 多元 — 2019年11月07日編按:在數位時代,公司稅制越來越不合用。公司僅僅因為跨國經營而享受稅收優惠是不公平的,一些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能夠逃避繳納公允水準的稅收,這加劇了人們對全球化和西方式資本主義的普遍反對。開徵數字稅旨在改變數位時代稅負不公,歐洲國家已在探討徵收數字稅的可能性,法國於七月通過徵收數字稅,為全球首位開徵數字稅的國家,台灣財政部則表示不會跟進課數位服務稅。全球在徵收數字稅上還有一段路要走。
閱讀全文
《經濟學人》檢視Elizabeth warren重塑美國資本主義的計畫
來源: 多元 — 2019年10月31日編按:美國資本主義的運作現許多問題。108年10月26出刊的《經濟學人》檢視Elizabeth Warren想要重塑美國資本主義的計畫。Warren的很多想法是好的,她想限制大企業過往那種買通政客然後吞食對手的陋習也是對的。但《經濟學人》認為她的計畫仍需依靠監管力度和保護主義,而她似乎低估了市場機制中也有著幫助中產階級發展的動態力量。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稅是邪惡的」捍衛一下立法院
劉憶如/立法委員 — 2005年09月17日關於談到減稅政治學或者是立法院的減稅政治學,我覺得這個題目有一點先採取了立場,似乎假設了立法院的減稅都是為了政治動機而非經濟動機,雖然立法院平時給民眾的觀感不佳,但我在此還是得defend(捍衛)一下立法院,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這是不太公平的講法。其實論減稅哲學,不管是政治或經濟的理由,由於它本身是很大的題目,會因為立場觀點的不同,答案就會完全不同。
閱讀全文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相關活動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06.5.27-28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