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金融環境與政策
- 背景說明
-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移,資本與技術流動快速跨越國界藩籬,不斷向更廉價的原料、土地、勞力與租稅優惠的新興市場流動。金流、物流、人流的快速變化,在很多國家造成產業外移,也同步帶走了不少藍領與白領的工作機會,形成國際間新的貿易紛爭和政經衝突。小型經濟體的台灣,多年來受惠於貿易全球化帶動經濟成長,值此全球政經情勢動盪起伏之際,也面臨風險難測的局面。另一方面,面對金融全球化的衝擊,台灣將無時無刻面對短期資金流入或撤出的伏擊,如果沒有有效的配套制度,隨時可能陷入景氣快速的變動循環。
因應歐美新局、中俄、亞太各領風騷,台灣如何提升行政與立法的行政效率、健全租稅制度與金融監理、改善學用嚴重脫節的現象,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問題、聚集智慧、展開思索與研討的時刻。
- 新聞導覽
-
如何改進美中對話機制?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04月24日世人帶著遺憾告別了令人懷舊的有關俄羅斯的冷戰觀點,也告別了歐洲各國團結一致、實行單一外交政策這一未能成真的夢想。如今,美中關系是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系。
閱讀全文
我們應反思緊縮經濟學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04月22日2010年,哈佛大學(Harvard)的兩位經濟學家發表了一篇有關全球最大政策問題的學術論文,這個問題是:我們是應削減公共支出以控制赤字,還是應利用政府來重啟經濟增長?卡門•萊因哈特(Carmen Reinhart)和肯尼思•羅戈夫(Kenneth Rogoff)合著的《債務時代的增長》(Growth in a Time of Debt)一直是支撐歐美緊縮政策的重要學術依據。
閱讀全文
IMF:過度寬松將令世界重陷危機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04月1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三警告,異常寬松的貨幣政策可能引發信貸泡沫,進而使世界重新陷入金融危機。該機構在其《全球金融穩定報告》(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中告誡稱,在貨幣刺激的長期危險顯現之前,亟需推行政策改革,以恢復金融體系的長期健康。
閱讀全文
通胀是只“不叫的狗”?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04月19日為什麼高收入國家沒有陷入通貨緊縮的泥潭?這才是今天的待解之謎,而不是為什麼惡性通貨膨脹沒有出現——一些歇斯底里的人曾錯誤地預測會出現惡性通脹。奇怪的是,儘管相對於危機之前的趨勢水準,經濟產出已大幅下降,失業率也長期居高不下,通脹卻一直保持穩定。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非常重要,因為答案決定了能否採取正確的政策行動。
閱讀全文
綜合貿易競爭力 台灣排名第8、落後4小龍的新加坡、香港
來源: NOWnews — 2013年04月17日根據一項最新調查,在全球50個重要暨新興市場的「綜合貿易競爭力」排行榜中,台灣排名第8,與去(2012)年相同,依舊落後同樣屬於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香港,但仍領先主要競爭對手韓國、中國大陸。
閱讀全文
台灣的“中等收入”困局
來源: 英國《金融時報》 — 2013年04月15日台灣是亞洲一個成功的典範。台灣只有2300萬人口,他們的購買力超過日本人和英國人,生活水平在亞洲名列前茅。台灣的研究密集程度世界領先,研發支出相當於總產出的3%,超出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任何一臺電子設備中,或許都有某個部件是台灣企業——至少是參與——製造或設計的。
閱讀全文
G8譴責北韓 警告將採取行動
來源: 中央社 — 2013年04月12日八大工業國集團(G8)外長會議今天結束2天議程,會後發表聯合聲明,以最強烈字眼譴責北韓的核子武器及飛彈計劃嚴重傷害國際安全。
閱讀全文
剷除避稅天堂 歐盟5國動起來
來源: 聯合報 — 2013年04月12日繼塞浦路斯銀行業崩解,國際媒體揭發全球各大「避稅天堂」銀行帳戶的機密資料,盧森堡同意於二○一五年公布銀行存款資訊後,法國總統歐蘭德也於十日宣布設立特別檢察官查緝貪腐及逃稅,並誓言將「歐洲及全世界」的避稅天堂連根拔除。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基金會關注
-
基金會近幾年針對金融與經濟全球化系列議題所舉辦的相關活動有:
活動日期
活動名稱
2020.07.03 2018.10.30 2018.10.22 2018.09.19 「從全球貿易戰看國際政經變化」座談會 2018.05.26 「打造友善健康宜居城市 面對高齡少子結構」論壇 2018.01.18 「國際經濟金融動盪」研討會 2017.11.28
2017.11.29
「金融科技衝擊產業樣貌」論壇 2017.05.09 2015.04.18 「分配正義新詮釋下的發展與規劃」座談會 2015.04.14 「全球化下發展與分配的省思與挑戰」座談會 2011.12.10
2011.12.11
邁向永續研討會 2007.5.19-20
-
完整大小的圖檔: 5.6 KB |檢視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