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發展
- 背景說明
-
全球化加劇數位進展,各國政府運用資訊與科技整合,推動電子化政府運作,加速行政效率,以利人民社會安全福利資訊取得與使用,並強化大眾分享既存資訊,奠定未來市民參與政府決策制定之可能性。與此同時,電子化政府亦可能促使社會之私有性受到侵蝕。政府可藉對隱私權與資訊安全之保護而立法為由,反而限制社會對決策過程透明化之獲取權及範圍。再者,未來人工智慧發展,為人類做更多快速決策,機器設備與演算法驅動,能確保能本於人類精神的合乎道德,而減少誤判受騙的可能性,避免使人們對思想的局限,有待觀察與追蹤。然當人類失去自主性,如被蜂巢般的豢養與監控,完全可預測的集體秩序,令人擔憂。在監控資本主義時代「誰知道?誰決定?誰決定由誰決定?」亦將取決於知識、權威與權力。當資訊及通訊科技凌駕於傳統經濟生產型態之上的「知識經濟」,間接剝奪人類自決意識與權利。「機器控制主義」,具有反民主的本質,徹底拔除了支撐現代民主自律、自由意志與契約等原則。這樣一種權力型態下的社會關係自然也不是建立在公平交易的基礎上。
- 新聞導覽
-
大型科技公司的超大野心
來源: 經濟學人 — 2022年01月28日《經濟學人》指出,歷史表明,科技巨頭往往因未能掌握新興技術而倒閉。如果今天的巨頭想要花費數十億美元試圖進入新領域以避免這種命運,那麼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理由阻止他們,然而,大型科技公司的野心和狂妄自大有會限制嗎?
閱讀全文
專題》數位人民幣上架 冬奧後挑戰美元霸權地位?(三)
來源: 多元 — 2022年01月25日編按:中國積極發展數位人民幣,不僅為了全面掌握貨幣流通,也希望突破美元國際霸權的地位,將透過中國即將舉辦的冬季奧運,試驗數位人民幣跨境支付的效果。
閱讀全文
專題》央行數字人民幣V.S.民營支付寶、微信支付(二)
來源: 自由亞洲電視台 — 2022年01月25日編按:在中國政府推行共同富裕與監管風暴,中國政府將介入民營電子支付市場,試圖打破過去的壟斷。大陸網路巨擘騰訊以行動響應官方政策,以微信支付配合正式上線的數位人民幣支付,並宣布將在未來三年中,斥資補貼中小商家。 當前騰訊動作頻頻,繼2021年諸多響應共同富裕以及網路監管等措施後,又在近期接連減持其投資的兩大網路企業京東、Sea,引發市場關注。
閱讀全文
專題》數位人民幣掀起類貨幣戰爭?(一)
來源: 遠見 — 2022年01月25日編按:近日外媒指出,美聯儲為維持美元的霸主地位,首次展開央行數位貨幣推公開辯論,然,中國央行研究數位人民幣將近10年了,2020年8月率先於北上廣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試點應用,加速他國『去美元』的重要途徑,針對數位人民幣的跨境貿易與支付發展,台灣應正視衝擊,適應變局。。
閱讀全文
看懂中國加強行業監管的政經意涵
來源: 鉅亨網 — 2022年01月24日梁國源撰文,從中概股的 VIE 架構不保、行業監管不斷擴大、加強監管的因素、成長與風險調控、拆解社會問題地雷、「共同富裕」政策及美股阿里巴巴與中國阿里巴巴的差異等六大面向,分析中國加強行業監管的政經意涵。
閱讀全文
美聯儲就「數位貨幣」展開辯論
來源: FT — 2022年01月22日編按:《金融時報》報導指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首次就央行數位貨幣推出展開辯論和公開評論,此舉意旨跟上全球金融創新步伐,並維持美元的霸主地位。
閱讀全文
諾獎得主天野浩:日本半導體的機會來了
來源: 日經 — 2022年01月19日諾獎得主天野浩接受《日經》評論員中山淳史專訪指出,日本半導體的機會來了,台積電此前決定在日本建首座半導體工廠,要想讓低迷的日本半導體産業重新復甦,日本能做的只有吸引實力雄厚的海外企業在國內建廠嗎?日本運用此前在研發方面積累的經驗,通過自力更生能實現什麼樣的目標?
閱讀全文
蔡英文將推動半導體設備國產化
來源: 經濟日報 — 2022年01月19日編按,媒體報導,蔡英文表示,疫情後全球供應鏈重組過程包括車用晶片短缺等議題,凸顯台灣在全世界的產業鏈中扮演關鍵的角色。政府政策將把握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時機,進一步推動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
閱讀全文
- 專家觀點
-
« 前 3 筆 1
- 基金會關注